7月25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关键软件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北京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协办的FCES2025第九届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计算机大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分论坛,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教授主持,汇聚了来自浙江大学、北京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清华大学、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华为、百度、中航机载系统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以及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的学生代表,围绕计算机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开幕式由胡春明院长主持。胡院长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目标,指出论坛旨在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深化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创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北京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高等理工学院院长、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庆华教授在论坛上分享报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北航探索与实践》。他介绍了北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强调通过深化与华为、中航工业等企业的合作,北航聚焦关键软件人才培养,构建了创新教育模式与质量保障机制。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随后,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副院长张超教授分享报告《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他指出,清华大学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联合12所高校与12家企业,开发了14门前沿性、交叉性课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核心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已有35名工程硕博士参与实践项目,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动力。

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北京分院院长阿德南·布卡迈勒(Adnane BOUKAMEL)教授带来了国际视角,分享报告《On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triptych: Education-Research-Industrial Partnership,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s in France》。报告介绍了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的培养经验,强调通过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的“三位一体”模式,结合项目式教学、个性化指导及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得以掌握实用技能与创新能力。这一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前沿创新成果与定制化人才,而产业的反馈又进一步优化了教学与研究,形成良性循环,显著增强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飞教授则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的最新进展,分享报告《AI+X: 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创新的思考》。他指出,人工智能的交叉特性推动了从通用大模型向垂直领域专用模型的转变,结合数据密集与知识密集领域,开辟了科学发现与工程突破的新路径。浙江大学通过开设《人工智能引论》等核心课程,推出多学科通识教育体系,出版《走进人工智能》科普读物,并依托“智海”开放平台,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工程能力的跨学科人才,为AI驱动的科研与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支持。

华为欧拉操作系统学术研究负责人任玉鑫博士分享报告《开源操作系统与人才培养—社区×高校双轮驱动创新》,阐述了AI时代操作系统人才培养的转型需求,提出通过高校与开源社区“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结合产品级项目实践与学术合作,培养具备整体理解、驾驭AI及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端人才。

主题报告环节后,与会嘉宾围绕“面向未来的计算机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主题展开了长达一小时的深入研讨。参与者包括胡春明院长、阿德南·布卡迈勒(Adnane BOUKAMEL)教授、张超老师、百度公司钱芳老师、中航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牛文生研究员、任玉鑫博士、以及浙江大学2024级卓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学生薄上一同学。讨论聚焦于如何体现针对性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目标牵引的人才培养,以及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励企业更多投入学生培养等关键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依托教育、研究与产业的紧密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论坛形成共识,呼吁更多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携手,共同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